分享
2023年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251766

大小:20.22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流动人口 服务 管理工作 存在 问题 对策
市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xx市流动人口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流动人口约两万人,核发暂住证九千余人,占48%左右。我市流动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来源广泛,农业人口比重大。外来人口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农业人口比重大,占81%;青壮年和男性比例高,占74%。二是居住时间短暂,从事职业多样化。他们主要从事建筑、运输、贩卖、餐饮、效劳、加工、收旧等职业,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行业工作,还有局部无正当职业,从事拾脏扒荒等。三是居住点分散,居住环境较差。大多数流动人口居住在个体小旅店、施工工地的工棚、居民出租房屋内,居住环境较差,且多以同乡、同族等关系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的“民工群〞。四是文化程度不高,收入普遍较低。五是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突出。近几年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中,外来人口占62%左右,抓获的犯罪团伙中,外地人组成的团伙占56%。 二、当前流动人口效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效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为加强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我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五缺〞问题。一是缺乏制约措施。流动人口管理没有纳入基层政府任期目标,基层组织缺乏具体明确的管理职责、任务和指标,检查、制约措施不够。二是缺乏专职管理队伍。长期以来形成了公安派出所独家管理流动人口的局面,但公安民警和专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缺乏协调配合。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劳动、税务、民政、交通、城建市容、方案生育等许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配合,造成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综合治理效能不好。四是缺乏效劳意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多,效劳少,致使有些用人单位对流动人口管理有抵触情绪,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逃避正常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缺乏经费保障。以前流动人口管理所需经费依靠收取的暂住人口管理费。取消收费后,因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经费无法保障。 (二)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速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基层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警力资源短缺等因素,造成流动暂住人口在局部辖区内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情况。 (三)流动人口成份复杂,难以管理。流动人口中有一些流窜作案分子隐藏其中,利用流动这种方式伺机作案;有的染有恶习或在原籍屡次受过打击,为逃避公安机关的管理和控制,借流动改变环境。这些不安定分子不易被发现,旅店、出租房主也无法辨其良莠,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遇有适宜的环境或条件,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四)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够到位。按规定,流动人口在一地居住七天以上要到派出所登记。如果在一个地方只停留了两到三天,实际上处于失控脱管状态。还有的流动人口刚办理了登记,有可能又流动到别的地方去了,完全不受制约。加之少数业主为少缴或不缴社区居委会规定的卫生费和税务部门征收的税费,瞒报、漏报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登记。至于不办证者,公安机关既无法掌握,更谈不上管理,故失控面较大。 三、加强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的对策 加强和标准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构和谐、促开展、保稳定〞这个大局,以“齐抓共管、优化效劳〞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理清工作思路,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实践效劳管理新模式,努力在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由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向“大管控〞转变。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开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向“大管控〞转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区依法自治、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推动涉及市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加载中...流动人口效劳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开展。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能,落实专门力量,靠实工作责任,组织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要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推动流动人口效劳管理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不断开展。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特别是社区在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做好工作。要将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摸清底数,夯实根底,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确管控〞转变。一要摸清底数。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建筑工地及中小旅馆、废品收购站点、劳务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流动人口易聚集的重点区域、场所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清查,彻底澄清流动人口底数。二要登记造册。集中清查收集暂住人口信息,通过身份证、照片、人口数据信息“三对照〞后登记造册,并分别录入派出所综合信息和暂住人口管理系统。三要完善档案。以村、街、厂、矿、队为单位,把暂住人口档案装订成册,与暂住人口管理系统配套使用,健全辖区流动暂住人口的信息资料。四要核实身份。对无有效身份证件、来历不明、形迹可疑的流动人员进行网上比对,直到查清真实身份。并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将流动暂住人口划分为“重点人员〞、“不放心人员〞、“放心人员〞三类,实行分级管理,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有重点的“精确管控〞转变。 (三)因地制宜,管住管活,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流动人口最大的特点是“流动〞,管理的核心是掌握“动态〞情况。因此,管理工作必须由以往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一要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暂住户口登记、暂住证办理和查验等根底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根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要通过流动暂住人口本人申报;出租户、用工单位申报;各乡镇、街道计生委及各社区流动人口协管机构申报;民警日常工作发现登记等“四条渠道〞做好流动人口登记工作,真正做到何时何地流入、流入原因、从业单位、有无犯罪前科和现实表现“五个清楚〞。二要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协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那么,推行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平安生产、教育培训、方案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效劳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效劳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用工单位、经营业主要及时登记流动就业人员的相关情况,并向当地派出所和流动人口效劳管理站报告,配合做好效劳管理工作。三要加强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健全“以房管人〞工作机制,严格出租房屋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能。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健全完善房屋租赁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形成管理合力。建立宾馆、饭店住宿登记联网和来客信息查询制度,加强对中小旅店等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及时发现漏登失控人员,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适时开展对无照经营、非法用工和违章建筑问题、环境卫生脏乱、平安事故频发、治安秩序混乱、刑事案件高发的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专项清理整治,减少治安和平安隐患,净化社会环境。 (四)以人为本,心系民生,由重管理轻效劳向效劳管理并举转变。把流动人口效劳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在管理中表达效劳,在效劳中实施管理。一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大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法律效劳和劳动人事执法力度,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妥善处理劳动纠纷。二要逐步提高效劳和维权水平。推动有关部门和社区认真落实涉及流动人口平安生产、卫生环境、子女就学、劳动技能培训、工资支付、社区保障等相关规定,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效劳、管理和教育工作。要鼓励、支持流动人口参与当地有关活动,在就业、维权方面提供效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三要充分调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集贸市场等依法成立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和有关协会,发挥其在提供效劳、反映诉求、标准行为、化解矛盾和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效劳的能力。四要及时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对混杂在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适时处理〞,有效遏制流窜犯罪高发势头,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