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创意2023/04一、引言佛山醒狮文化是岭南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造型色彩独特,轧制工艺精湛,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习俗、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美学研究价值。佛山南狮的外形与舞法源自北狮,注重技巧,自成一派,是北狮的创新性延续。南狮雄壮威仪,随激昂的鼓乐而起舞,具有深刻的警醒效果,因此也被称作醒狮[1]。当前,随着“国潮”风等思潮兴起,越来越多的设计品牌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发掘与设计,以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为代表的优秀文创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的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诠释,积极推动其商业化,受到了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当前围绕醒狮文化的文创设计却存在图形设计流于表象、文化特征表达缺失、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2]。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对传统醒狮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所得结论开发设计一款“萌狮”摆件套装。二、设计理念符号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赖以凭借的工具之一。在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浩瀚如星海,细微如发丝。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精神映射,也蕴含着不同的信息。符号学理论奠基人分别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索绪尔提出符号具有“能指”与“所指”的二元结构[3]。“能指”是指特定事物的表现形式,属于表现层;“所指”是指事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属于内在层。皮尔斯提出符号三元关系和三分法两个理论体系,他认为符号是表征(Representamen)、客体(Object)、诠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根据表征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符号可以分为像似符(Icon)、指引符(Index)与规约符(Symbol)[4]。莫里斯继承了皮尔斯的符号学三分法理论,提出符号学是由语义学、语构学与语用学构成的观点。在符号语义学中,将产品划分为为语义、语构、语用和语境4个维度。不同的符号学理论有其优缺点与应用环境。本文基于符号学相关理论,对佛山传统醒狮元素进行挖掘、提炼与重构,以莫里斯符号学体系的语义、语构、语用三个维度解析视觉符号,通过改造符号语构、丰富符号语义,产出具有鲜明文化观感的文创产品。三、以符号学的视角对醒狮元素进行解读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三分法理论,佛山醒狮元素的语构研究主要侧重于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动作神态等视觉符号;语义研究主要侧重于上述造型、色彩、装饰纹样、动作神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语用研究主要侧重于醒狮与观众的关系。下文以莫里斯三分法的角度切入,分别就醒狮元素的造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