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创新应用182电子技术第52卷第4期(总第557期)2023年4月0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5G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通信宽带大,基站覆盖范围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做好新建城市的5G网络规划,有必要提高对站址选择的规划认识。1研究背景对于站址的选择,需要考虑现网天线的覆盖情况,新建基站的覆盖范围,新建基站的建设成本,覆盖点的业务量等问题选定合适的位置、种类和数量来建立新的基站,以解决网络覆盖强弱不均匀的情况,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已知某城市某区域的现网覆盖情况和给定区域中的弱覆盖点坐标及业务量。分析由弱覆盖点的坐标和业务量,进行站址规划,使得弱覆盖点总业务量的90%被规划基站覆盖,考虑宏基站、微基站2种基站的覆盖范围与成本、业务量要求与门限条件,考虑弱覆盖点的业务量,站址门限值,选择基站类型等因素,确定出最优站址及其基站类型。2数据可视化首先,对弱覆盖点坐标进行绘图,并在此基础上将现网基站的坐标点标出。如图1所示。对数据进初步分析,以业务量大小为基准进行排序,筛选数据,计算业务量总值与符合业务量要求的点,初步得出业务量的标准值为200。将原有的弱覆盖点按照业务量大小为标准值划分高业务量点与低业务量点。3模型的建立3.1密度聚类模型建立为更好地解决弱覆盖问题,需对所有弱覆盖点进行区域聚类,若2个弱覆盖点的距离不大于20,则这2个弱覆盖点应聚为一类,且聚类性质有传递性,求所有弱覆盖点的聚类,要求使用尽量低时间与复杂度进行聚类的方法。假定输入样本为S=x1+x2+……+xn,则算法步骤为:选择初始的k个类别中心μ1,μ2,……,μk,对于每个样本x,将其标记为最近类别中心距离的类别,即式(1)。(1)将每个类别中心更新为隶属该类别的所有样本的均值为式(2)。作者简介:年福耿,海军士官学校;研究方向:信息通信技术。收稿日期:2022-07-12;修回日期:2023-04-08。摘要:阐述弱覆盖区域内的业务量标准,分类分析,建立密度聚类模型、信号覆盖模型、基站中心点模型,综合考虑各模型的影响,最终确定出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建设站址。关键词:通信工程,站址规划,密度聚类,中心点模型,层次聚类。中图分类号:TN929.5,TP391.9文章编号:1000-0755(2023)04-0182-02文献引用格式:年福耿,王倩.基于密度聚类的通信基站站址规划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4):182-183.基于密度聚类的通信基站站址规划分析年福耿,王倩(海军士官学校,安徽233012)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