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第2期2023年3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Vol.15No.2Mar.2023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23.02.004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工科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模型探索刘峰a,b(中国地质大学(武汉)a.自动化学院复杂系统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b.地球探测智能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强调人才培养要应对变化、塑造未来,而目前工科人才培养多关注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因此工科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借鉴交叠影响域理论构建工科生涯规划教育模型,以期通过家校社共同体的建设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理顺家校社在生涯规划教育上的交叠影响模式,同时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教育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融合。关键词:新工科;交叠影响域;生涯规划教育;技术理性;人文理性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23)02-0020-06至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时期是中国制造实现智能升级的关键时期,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由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成为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而目前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投入无动力”“未来发展无意识”“职业生涯无规划”等问题,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需求的不对称,影响了学生对社会需求感知的质量,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职业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进而影响其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判断,映射出的是高校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欠缺。很多高校虽然意识到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却在实践中存在认知理解偏差、执行偏差和效果偏差,如部分高校将生涯规划教育理解为“职业信息提供”,或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指导力量有限,从而导致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1]。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硬实力的迫切需求进一步要求工科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职业选择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判断,否则将导致学生在学业规划上存在盲目性,对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缺乏预见,对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缺乏系统性思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