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要点分析*郭嘉琪☆,赵鲲鹏△,张秋菊,陈世玉☆,李婕妠☆(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772);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K-2018-2);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2021CXZX-769)。☆在读硕士研究生。△通信(讯)作者:赵鲲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研究以及《伤寒论》理念与实践应用研究。E-mail:zkp896100698@163.com。摘要目的:基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要点。方法:将《伤寒论》阳明病相关条文进行知识标引,形成知识图谱,构建基于复杂网络模型的重要度综合评价模型,获得知识图谱中的重要知识节点。对重要的知识节点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要点。结果:知识图谱中有214个知识节点,1165条节点关系数据。基于重要度综合评价模型获得54个重要的知识节点,其中有34个症状节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4个《伤寒论》阳明病的辨证要点。结论:《伤寒论》阳明病的主证为发热及汗出,而辨证要点为发热、身发黄、烦躁、大便硬。关键词《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要点;复杂网络;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078(2023)03-0001-03《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伤寒论》六经病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徐大椿言:“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柯琴亦曰:“六经钤百病。”阳明病是《伤寒论》六经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限于中医理论继承乏力、创新发展不足以及中医传承方式的缺陷[1],中医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大数据[2-4]、人工智能[5-6]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分析在探索中医经典理论中的潜在知识成为可能。本文基于《伤寒论》阳明病的相关条文,构建《伤寒论》阳明病的知识图谱[7-8],通过复杂网络研究知识图谱中的节点,以期挖掘其中潜在知识,并探析阳明病的辨证要点。1资料与方法1.1知识图谱构建1.1.1数据来源《伤寒论》阳明病篇内容较多,本文以《伤寒论选读》[9]中阳明病相关条文为依据,构建《伤寒论》阳明病的知识图谱。1.1.2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图谱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三个过程:标记实体、标记特征以及标记关系。标记实体:参考现有研究,逐句标记原文,提取仅包含单个信息的中医名词作为实体。以223条为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