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1概述随着航电系统的发展,航电系统下各种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模块设备的电路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要保证整机和模块及子卡都能够正常工作,在规定范围内不受周围其他设备的电磁信号干扰,同时在整机运行过程中,也不能对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系统或平台内的整机级产品产生干扰。为了提高航电系统中整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确保产品正常、可靠地运行和工作,在论证阶段和设计初期就应进行复杂度较高的整机级别电磁兼容仿真,以电磁兼容性设计作为理论支撑,成为了航电领域内一大重点和难点。在航电系统中,一方面要降低电磁兼容问题的难度并解决开发成本随开发阶段而飞速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通常整机内各核心电路、子卡甚至模块都符合电磁兼容性指标,但考虑到整机级别时,由于各部件的相互影响,电磁兼容性效果不一定符合要求。因此,在设计和研发阶段应全面考虑整机级产品的电磁干扰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论证、仿真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开关电源及其传导干扰、模块之间和整机的场级干扰及机箱的屏蔽效果等方面。进行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仿真,实现了整机级别的电磁兼容仿真,为整机级别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及改进提供了支撑。2电磁兼容性与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是指一种器件、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可以使其在自身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此环境中的其他设备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对于无线收发设备来说,采用非连续频谱可部分实现电磁兼容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案例表明电磁兼容并非全部能够实现。所有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有间歇或持续性电压、电流变化,有时变化速率相当快,这样会导致在不同频率内或一整个频带间产生电磁能量,而相应的电路则会将这种能量发射到周围的环境中,对周围环境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场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被称为电磁干扰。由于电磁干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电磁能量的屏蔽和对电磁干扰的抑制,对提高产品设备电磁兼容性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3电磁干扰的传播与抑制电磁干扰进入或离开一个电路主要有两种方式:辐射和传导。辐射即电磁信号通过外壳的缝隙、槽和开孔等缺口泄露出去;传导则是电磁信号通过耦合电源线等方式离开外壳,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辐射,从而产生干扰。对应这两种电磁干扰信号扩散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外壳屏蔽和缝隙屏蔽结合的方式实现电磁干扰的抑制与屏蔽;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开关电源及电源线干扰电磁信号的传导方式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