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CAIZHENGJIANDU202310CAIZHENGJIANDU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所属单位财务监管问题研究——以H大学为例●李美玲陈璐【摘要】文章基于内控与财务监管一致性,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五要素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对高校所属单位财务监管现状进行研究。案例研究表明,H大学所属单位内控建设和实施整体效果较好,良好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与评价、信息与沟通能提升业务层面控制活动有效性;同时存在预算控制不严,监管方式单一,事中事后信息监管薄弱,内控部门及人员、委派会计在内控中没有发挥相应作用等问题。文章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优化高校所属单位财务监管,推动学校财会内部监督管理上台阶。【关键词】所属单位财务监管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高校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二级单位自主权逐步扩大。伴随着管理重心下沉,二级单位财务监管问题日渐凸显,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与办学宗旨相违背等现象突出。特别是所属独立核算单位①(以下简称“所属单位”),学校对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单位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导致学校对所属单位管理链条过长,再加上所属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与学校适用的会计制度存在差异,从而使其财务监管方面的问题与风险更大。201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清单》明确提示了“学校对附属单位和后勤单位缺乏监管制度和机制,监管不到位”“学校未切实履行国有股东权利与责任,未按规定对所属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进行有效监管”等直属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要风险。由此可见对所属单位缺乏监管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所属单位管理产生经责风险的重要方面,加强所属单位财务监管,控制相关风险对高校十分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完善高校财务会计体制,加强学校经费使用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了内部财务监督;《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提出“高校需要完善财政风险控制体系与开展内部财务监督”。而在所属单位财务监管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教财厅〔2016〕2号)明确要求“高校应加强对附属单位的监管,规范附属单位经济行为”。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对加强所属单位财务监管提出更高要求,也为财务监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