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管理概念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事务性工作(办理入离职、考勤、权限管理、交社保、签劳动合同、薪资核算等),到指导性工作(定制度、做大项目设计等),再到合作性工作(下沉到业务单元,基于政策导向和方法论,与业务单元直线经理协同作战,提供本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其中,最耗时间、附加价值最低的就是事务性工作。在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工作者深陷事务性工作中,没有太多精力思考人力资源战略、制度设计等工作,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难以体现,人力资源部往往成为员工满意度最低的部门。在互联网、物联网、AI及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受到冲击,面临的各方面挑战也越来越大。人力资源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推动企业向信息化转型,同时个人也要提升信息化技能与水平。招聘信息化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窗口模块,既关键又复杂。当企业有用人需求时,往往对人才的需求又高又急。此时,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统计招聘渠道数据、简历来源数据以及招聘流程中产生的数据,但传统的招聘无法精准统计到这些流程的数据,就导致人力资源部无法分析和复盘招聘情况。如果是集团性企业,传统文/林雪的招聘系统更是无法覆盖多个子公司或多部门的招聘需求。为了解决高端人才的需求问题,招聘预算充足的企业会选择与猎头公司合作,事实也证明,猎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聘高端人才的难题,然而企业在选用、管理猎头上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而猎头在推荐候选人时,会同时推荐给多个企业,由于各企业或各部门之间没有可以统一的协同工具,企业之间无法得知该候选人是否正在供职于另一个企业中,这就会造成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竞争的局面,以及猎头推荐费重复支付的情况。如果企业实现信息化招聘,利用以社交为核心的招聘平台工作,招聘效率和沟通效率能大幅度提升,解决企业用人病急乱投医的问题。企业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按实际需求设计岗位页面,展示具体的岗位需求,打造一对多的按需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招聘端可以对人才和岗位进行智能匹配,信息实时通知、提醒,招聘服务多样式地展现,人才简历实时更新。求职者可以随时查看任务和岗位板块,接收各种招聘信息,实时在线通知用人单位信息,求职者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反馈,在企业招聘平台中,所有信息全面展示,共享岗位信息。对于多个猎头重复推荐同一候选人的情况,信息化系统会通过招聘管理系统设置保护期,保护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