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检测2023年第49卷第8期(总第476期)251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2580引用格式:韩艳秋,叶春苗,王琛,等.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的隔年东北酸菜风味鉴别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3,49(8):251-257.HANYanqiu,YEChunmiao,WANGChen,etal.Flavoridentificationofover⁃yearDongbeiSuancaibasedonGC⁃IMS[J].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2023,49(8):251-257.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的隔年东北酸菜风味鉴别研究韩艳秋1∗,叶春苗2,王琛1,张晓黎1,李潇1,高雅1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为探索一种隔年东北酸菜的快速鉴别方法,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比较了隔年酸菜和当年酸菜的挥发性特异气味成分。结果表明,2组酸菜中共鉴定出2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酮类、醇类、酸类等。指纹图谱显示2组样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当年酸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更为丰富,包括二甲基二硫化物、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丁酸甲酯、2,3⁃丁二酮、丙酮、丁酸、乙醇等;而在隔年酸菜中上述风味物大量减少或消失,仅乙酸乙酯和乙醇的信号强度有所增加,并生成了大量的乙酸丙酯、正丙醇、丙酸乙酯、丁酮等特征风味化合物。通过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当年与隔年酸菜样品分别占据了2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得到了准确区分。因此,应用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实现隔年酸菜的快速鉴别。关键词东北酸菜;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指纹图谱第一作者:硕士,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E⁃mail:25584786@qq.com)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ZD⁃038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2019DD123418)收稿日期:2022⁃06⁃06,改回日期:2022⁃06⁃28东北酸菜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美食,是北方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新鲜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