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一节免疫(miǎnyì)与计划免疫(miǎnyì)第一页,共四十五页。一、免疫的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jītǐ)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jītǐ)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第二页,共四十五页。•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1)免疫器官①胸腺②脾脏(pízàng)③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2)免疫活性细胞①T淋巴细胞②B淋巴细胞(3)免疫分子免疫分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组成,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页,共四十五页。•3.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御(fángyù)感染•(2)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第四页,共四十五页。(二)免疫作用的种类•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⑴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⑵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⑶血脑屏障作用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bèidònɡmiǎnyì)两类。(1)自动免疫自动免疫包括自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2)被动免疫(bèidònɡmiǎnyì)被动免疫(bèidònɡmiǎnyì)包括自然被动免疫(bèidònɡmiǎnyì)和人工被动免疫(bèidònɡmiǎnyì)。第五页,共四十五页。•(一)预防接种(yùfánɡjiēzhǒnɡ)第六页,共四十五页。•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1)自动免疫制剂①菌苗,对某一特定传染病产生或增加人工免疫力的制剂。•分死菌苗和活菌苗两种。活菌苗:常用者有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鼠疫活菌苗等。制备活菌苗的关键在于获得减毒或无毒菌株,但该菌株应保持免疫原性。活菌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类似经型或隐性感染。一般只需接种一次,且需量较小,但引起的免疫效果好,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如能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则更为适宜,因除引见(yǐnjiàn)全身免疫外,尚能引起局部免疫。其缺点为活菌苗需维持其活力,菌苗的保存需一定的冷藏条件,且有效期短。•死菌苗: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病原菌杀死后仍保持免疫原性可制备死菌苗。常用的死菌苗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百日咳菌苗等。由于病原菌已被杀死,不能繁殖,因此死菌苗用量较大,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肿痛或发热等全身反应。死菌苗大多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为减少死菌苗的接种次数,现常将不同种类的死菌苗作合理混合,制成联合菌苗,如伤寒菌、甲、乙型副伤寒菌混合的三联菌苗。第七页,共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