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人工合成(rénɡōnɡhéchénɡ)(rénɡōnɡhéchénɡ)抗菌药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其他(qítā)类合成抗菌药第一页,共三十三页。第一节喹诺酮类药物•一、概述(láiyuán)(láiyuán)第二页,共三十三页。•••NO12345678目前(mùqián)第三代药物是仅次于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抗菌药。第三页,共三十三页。【简史】•第一代萘啶酸于60年代初用于临床,能抑制部分G-菌感染(gǎnrǎn)。因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易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多等缺点,仅用于敏感细菌所致泌尿道感染(gǎnrǎn)。•第二代以吡哌酸为代表,对G-杆菌作用强。产生耐药性较少、口服吸收良好,分布较广,临床(línchuánɡ)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第四页,共三十三页。【简史】•第三代的化学结构特点是在喹诺酮母核的第6位上引入氟,第7位上引入哌嗪(paiqín)基的衍生物,所以又称氟喹诺酮类。这些基团的引入扩大了抗菌谱,并增强了抗菌活性。第五页,共三十三页。口服(kǒufú)吸收较好,血药浓度较高。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余吸收率>80%。t1/2较长,3.5~7h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体内分布广,尤骨、关节、前列腺主要经肝代谢,肾排泄差异较大【体内【体内(tǐnèi)(tǐnèi)过程】过程】第六页,共三十三页。表10种新喹诺酮类药代动力学参数(cānshù)第七页,共三十三页。【抗菌作用(zuòyòng)】•包括(bāokuò)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有效第八页,共三十三页。正超螺旋DNA切断(qiēduàn)后侧的双连在前侧封闭(fēngbì)切口负超螺旋DNA1.与DNA回旋酶A亚基结合(jiéhé)阻碍细菌G(-)DNA复制喹诺酮类药物(-)(-)第九页,共三十三页。2.抑制拓扑异构酶IV干扰(gānrǎo)细菌G(+)DNA复制解环(jiěhuán)连喹诺酮类药物(-)第十页,共三十三页。氟喹诺酮类通过抑制DNA回旋酶,抑制拓扑(tuòpū)异构酶,阻碍DNA复制而抗菌。作用(zuòyòng)机制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高浓下,细菌DNA回旋酶染色体突变(tūbiàn)低浓下,膜结构改变,通透性降低细菌(xìjūn)耐药机制本类药物间有交叉(jiāochā)耐药,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临床(línchuánɡ)应用】•敏感菌感染(gǎnrǎn)首选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有胃肠反应、CNS兴奋(xīngfèn)症状、过敏反应、软骨损害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诺氟沙星(norfloxacin)血药浓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