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zhòngdú)病人的救护南昌大学第二附属(fùshǔ)医院吴洁华电话:0791-2879261(小灵通)6278897(科室)第一页,共五十八页。中毒:当某些外源性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学变化,引起其相应器官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患者发生暂时或持久性损害的过程称为中毒。急性(jíxìng)中毒:毒物的毒性较大,或虽然毒性较小但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病者称为急性中毒。第二页,共五十八页。第三页,共五十八页。第四页,共五十八页。1、通过消化道进入(jìnrù):是导致中毒的最常见原因。如有机磷杀虫药、灭鼠药、毒蕈、乙醇、安眠药等。胃和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2、通过呼吸道进入:气态、烟雾态和气溶胶的物质大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砷化氢、有机磷杀虫药等。第五页,共五十八页。3、通过皮肤和黏膜进入:以下几种情况下,毒物可经皮肤吸收:①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苯类,可穿透皮肤的脂质层吸收。②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造成皮肤直接损伤(sǔnshāng)。③局部皮肤有损伤(sǔnshāng)。④环境高温、高湿、皮肤多汗等情况下。4、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进入第六页,共五十八页。皮肤灼伤:主要(zhǔyào)见于强酸、强碱、百草枯等引起的腐蚀性损害。发绀:主要见于亚硝酸盐、磺胺、麻醉药等中毒。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大汗、潮湿:常见于有机磷中毒。第七页,共五十八页。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吗啡、毒扁豆碱等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毒蕈、曼陀罗等视力障碍(zhàngài):有机磷、甲醇、苯丙胺中毒等第八页,共五十八页。刺激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xiōnɡtònɡ)、呼吸困难,重者出现肺水肿及呼吸窘迫症状等呼吸气味:大蒜味—有机磷;苦杏仁味—氢化物;酒味—乙醇呼吸加快:水杨酸、甲醇等呼吸减慢:见于催眠药、安定、吗啡等第九页,共五十八页。心律失常:主要兴奋(xīngfèn)迷走神经,见于洋地黄、夹竹桃、氨茶碱等休克:见于奎宁、奎尼丁、青霉素、氯丙嗪等心脏骤停、中毒性心肌病变:见于洋地黄、奎尼丁、河豚等第十页,共五十八页。口腔炎、口腔粘膜糜烂:汞蒸汽、百草枯、强酸、强碱等急性胃肠炎表现:呕吐、腹泻肝脏受损:毒蕈(dúxùn)、四氯化碳、某些抗癌药等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中毒性脑病:见于有机磷、一氧化碳中毒颅内压增高: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周围神经(sh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