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解热(jiěrè)镇痛抗炎药第一页,共四十三页。要求:1.重点(zhòngdiǎn)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应用和不良作用2.了解药物的分类和每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临床适应症.3.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第二页,共四十三页。☆解热(jiěrè)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第三页,共四十三页。☆本章所属的这些解热镇痛(zhèntònɡ)抗炎药虽然化学结构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基础——抑制PG合成,为了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区别,将这类药物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第四页,共四十三页。共同作用(zuòyòng)机制通过抑制(yìzhì)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而抑制PG的合成COX-1COX-2药理第五页,共四十三页。COX-1COX-2结构型诱导型生成固有的,存在于诱导(yòudǎo)产生,存在正常组织中于受损伤的组织中功能稳定细胞功能,具有强的致炎、保护细胞致痛作用抑制不良反应治疗作用COX-1和COX-2的特性(tèxìng)比较第六页,共四十三页。PLA2糖皮质激素—LT支气管收缩(shōusuō)5-脂氧酶PG合成酶PGTXA2血小板聚集,血管(xuèguǎn)收缩PGE2致炎发热(fārè)致痛,血管舒张收缩子宫,PGF2血管收缩,收缩子宫PGI2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聚花生四烯酸膜磷脂NSAIDs—第七页,共四十三页。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体温调节(tiáojié)中枢:下丘脑▽发热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下丘脑前部→合成、释放PG↑→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产热↑、散热↓→体温↑。第八页,共四十三页。第九页,共四十三页。氯丙嗪阿司匹林(āsīpǐlín)药物类别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效应抑制体温调节(tiáojié)解热机制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抑制PG的合成和释放特点1.环境温度低——降温只降发热体温1)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显著不降正常体温2)可降发热、正常体温2.高温环境——升温用途人工冬眠疗法(降温)发热第十页,共四十三页。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酶→PG合成↓→散热↑→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shuǐpíng)。(体温是否低于正常?)▽特点: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放大放大(fàngdà)(fàngdà)疼痛疼痛Analgesiceffect:疼痛机制疼痛机制::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释放(shìfàng)炎症介质PG缓激肽组胺刺激痛觉感受器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引起(yǐnqǐ)(yǐnqǐ)疼痛疼痛痛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增敏增敏镇痛机制:解热镇痛药抑制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