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hepaticinsufficiency)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jùyǒu)多种生理功能。如: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胃肠道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脏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贮存。此外,肝脏还具有(jùyǒu)分泌、排泄、合成凝血因子、生物转化(解毒)、免疫、屏障解毒等功能。肝脏的功能是由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完成的。前者损伤会导致分泌功能障碍(高胆红素血症)、合成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解毒功能障碍(激素灭活障碍,血氨、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增高)。枯否细胞是肝脏重要的屏障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其功能受损后可严重影响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功能。因此,肝功能不全是上述两种细胞功能障碍综合作用的结果。肝脏有强大的再生和代偿适应能力,只有肝脏严重广泛受损再生和代偿适应能力显著降低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明显的肝功能障碍。第一页,共四十页。肝功能不全概念: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分泌、解毒与免疫(miǎnyì)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感染、肾功能障碍、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其晚期阶段称为肝功能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一、常见病因第二页,共四十页。常见病因:(一)生物性因素目前已发现7种病毒可导致病毒性肝炎(如HBV)。小剂量病毒可致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大剂量可致严重损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细胞体液反应有利于杀灭病毒,但也可攻击感染的肝细胞,使肝细胞受损。除此外,某些细菌、阿米巴滋养体、寄生虫(肝吸虫、血吸虫)等。(二)理化性因素四氯化碳、酒精(乙醛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药物(三)遗传性因素少见。如肝豆状核变性(过量铜沉积)、原发性血色病(含铁血黄素沉积)(四)免疫性因素肝脏细胞可自分泌或旁分泌许多炎症性细胞因子损害肝细胞。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起重要的损伤作用(五)营养性因素单纯营养缺乏(quēfá)不能导致肝病发生但可促进其发生发展如:饥饿(肝糖原、谷胱甘肽合成使其解毒功能降低或增强毒物对肝脏损害;黄曲霉素、亚硝酸盐、毒蕈,也可促进肝病的发生。第三页,共四十页。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一)物质与能量代谢障碍肝内糖原储备锐减1.低血糖症葡萄糖-6-磷酸酶受到破坏胰岛素灭活减低2.低白蛋白血症:合成减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