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损伤(sǔnshāng)及防护措施第一页,共七十二页。1、危险因素第二页,共七十二页。1、1机械性因素•最常见(chánjiàn)ɡ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伤、玻璃伤等锐器伤。第三页,共七十二页。•有报道(bàodào),临床护士针刺伤率高达80.6%,其中74.5%为被污染针头所刺伤。•已经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第四页,共七十二页。并且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zúyǐ)使受伤者感染HBV(针刺伤的感染几率是10-33%);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几率为1.8%第五页,共七十二页。•1、2、物理性因素•1.2.1负重、搬、抬病人等常规护理工作(gōngzuò)也是导致护士腰背痛的危险因素。第六页,共七十二页。•1.2.2无防护(fánghù)接触放射线及电离辐射。第七页,共七十二页。•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物质(紫外线、臭氧等)大多(dàduō)对人体有害的。第八页,共七十二页。•1.2.3噪声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主要噪声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铃声、病人(bìngrén)的呻吟声、物品移动的声音等。第九页,共七十二页。•1.3化学性因素:•1.3.1细胞毒性药物化疗(huàliáo)和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护士是直接接触者。第十页,共七十二页。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出环磷酰胺且药物持续5d以上才能(cáinéng)消失。第十一页,共七十二页。•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可使护士:•免疫力下降造成流产、胎儿(tāiér)畸形、白细胞减少、而且有致癌、致突变的危险。第十二页,共七十二页。•1.3.2化学消毒剂常用(chányòn)ɡɡ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第十三页,共七十二页。•1.3.3麻醉废气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同时对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yǐjí)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第十四页,共七十二页。•1.4生物性因素(yīnsù):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第十五页,共七十二页。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shāngkǒu)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有:尿、大便、汗、泪、母乳。第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粘膜(如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xuèyè)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暴露于含HBV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