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细菌(xìjūn)的对策葛洲坝中心医院血液科第一页,共十七页。一般概念、目前现状耐药的原因如何(rúhé)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如何治疗多重耐药细菌如何管理多重耐药细菌第二页,共十七页。超级(chāojí)细菌“超级细菌”,其实是一种叫做(jiàozuò)“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耐药基因。它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结合后,成为可复制、传播,超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耐药谱广泛,危害性体现在一是感染后病死率高,二是在一定范围内、主要是医院内传播,“在医学上,并没有‘超级细菌’的说法,‘超级细菌’就是泛指耐药性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布鲁塞尔大学医学院DenisPierard教授(jiàoshòu)研究“超级细菌”标本第三页,共十七页。细菌(xìjūn)耐药的原因细菌耐药的生物和药理学原因有两个:一是细菌基因组上抗生素作用靶点的基因突变,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二是细菌获得了编码特殊(tèshū)酶的基因,这种酶可以分解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活性,这样的基因就是耐药基因。这种耐药基因位于细菌细胞内称为质粒的环状DNA上,质粒可以从一个细菌进入另一个细菌,因而耐药基因也就可从一个细菌传到另一个细菌。第四页,共十七页。细菌耐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前者是指细菌天生就拥有的耐药性,而后者是在后天的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例如,当人类(rénlèi)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使得细菌对某种或某些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升高。第五页,共十七页。细菌(xìjūn)耐药的人为因素一长时间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生素应用不当(bùdānɡ)二畜牧业、家禽、养鱼、宠物广泛应用抗生素第六页,共十七页。如何减少(jiǎnshǎo)耐药细菌的产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zhìliáo)短程治疗、减少抗生素用量准确应用抗生素,掌握准确的给药方法不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烧;不连续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持续性白细胞增多的低烧,如果与感染有关,在继续使用抗生素前须得到医生的诊断重视应用近10-20年少用的抗生素加强多重耐药细菌的管理第七页,共十七页。降钙素原在感染治疗(zhìliáo)中的应用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及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可在感染后2个小时后检测到,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感染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PCT-在炎症消失后恢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