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休克(xiūkè)复苏指南解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7)编写工作小组(按姓氏笔划(bǐhuá)):刘大为严静邱海波何振扬赵灵黄青青管向东第一页,共五十九页。“容量休克指南”编写工作汇报2006.11.沈阳,常委会确定工作计划2007.2.工作小组确定编写计划2007.2~3.工作小组初稿Email审核2007.3.11~12.第一次工作小组编审珠海会议2007.4.19~20.第二次工作小组编审海口会议2007.4.~5常委会有关(yǒuguān)委员Email审核2007.5.19.常委会原则通过推荐意见,叙述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改第二页,共五十九页。一.简介•定义: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损害(sǔnhài):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加、乳酸性酸中毒,再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移位,细胞损伤,最终导致MODS•主要死因:MODS•流行病学:?第三页,共五十九页。一.简介•指南推荐方法: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推荐级别A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B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C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D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E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研究文献的分级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风险较低III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yìjiàn)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第四页,共五十九页。一.简介推荐意见1应该熟悉与重视低血容量(róngliàng)休克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低灌注引起的系列不良后果。(E级)。第五页,共五十九页。二.病因(bìngyīn)与早期诊断病因显性容量丢失:循环容量丢失至体外,失血是典型的外源性丢失。如创伤、外科大手术的失血、消化道溃疡、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动脉瘤、宫外孕及产后大出血等疾病引起的急性大失血等。外源性丢失也可以由呕吐、腹泻、脱水(tuōshuǐ)、利尿等原因所致。非显性容量丢失:非显性容量丢失是指循环容量丢失到循环系统之外,主要为血管通透性增高,循环容量的血管外渗出或循环容量进入体腔内以及其它方式的不显性体外丢失。第六页,共五十九页。二.病因(bìngyīn)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传统诊断:主要依据(yījù)病史、症状、体征•精神状态改变,•皮肤湿冷•收缩压下降(<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脉压差减少(<20mmHg)•尿量<0.5ml/hr·kg•心率>100次/分•中心静脉压(CVP)<5mmHg•或肺动脉楔压(PAWP)<8mmHg第七页,共五十九页。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