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8266的网络时钟的设计摘要目录1.绪论1.1设计背景时钟同步问题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主要是用来解决多个计算机时钟不一致的问题。即使在初始状态时把每个时钟调到非常精确的一致,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时钟也会不同步,这是由于时钟以不同的频率运行,所产生的时钟漂移不断地积累所导致的。手机的系统内部要求各手机之间保持较为准确的时间同步。例如,查看不同计算机的日志信息时,需要统一的时间;一些网络设备重新启动后时间将恢复到初始值,需要从网络上重新配置准确的时间。尤其是一些工业控制领域,对被控制对象的时间同步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采用WiFi芯片作为远程智能控制家电系统,为智能家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尤其是ESP8266WiFi芯片,由于其成本低、性能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在的网络时钟都是以红外遥控的方式进行时钟控制,大多都不具备自动同步时间的功能。使用ESP8266WiFi芯片之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联网状态下对手机的时间进行同步,以获知正确的时间。在睡觉前,通过手机手机时间的设定,使得手机时间时时刻刻保持准确。1.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多采用NTP协议,该协议最早是来源于美国特拉华大学David.L.Mills教授主持的网络时钟同步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军方和政府资助,当时成功开发出了NTP协议的1,2,3版本。目前,NTP协议在网络上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时钟服务器或者其他时间源的同步,比如无线电、卫星接收器或者电话服务都可以作为标准时间参考源,对于从属的客户端,也可以被用来作为服务器。在局域网内,精度一般可以达到微秒,典型的NTP配置会使用多个冗余服务器和不同的网络路径,以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在商业环境中,对于一切的维护、故障诊断设备以及分布攻击的取证分析,准确的时间戳记录是用来解决争端的最重要的证据,特别是在涉及到有价值的时间敏感的商业交易时被使用。例如,在编程环境中,时间戳信息经常被用来确定什么样的代码需要作为一个依赖的检查过程被重建,这也涉及到其他代码上的时间戳记录,如果整个开发过程中没有好的时间戳记录,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运行过程的停顿。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分布式通信事件相关性的研究,正确的时间戳也非常必要也很有可能在研究犯罪过程中被作为证据使用。总而言之,所有的调试、安全、审计以及授权都是在验证是事件相关性的基础上进行的,都要准确地知道哪一方发生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