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制作(zhìzuò)与主讲王传金第二十章第一页,共三十六页。第一节抗贫血(pínxuè)药贫血贫血的类型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抗贫血药:主要用于贫血的对因补充治疗(zhìliáo),应根据贫血的类型选择不同药物治疗(zhìliáo)。第二页,共三十六页。[机体铁分布]体内总铁量中血红蛋白铁占60%-70%。故机体缺铁时,对血红蛋白铁影响(yǐngxiǎng)最大,呈现缺铁性贫血。铁剂硫酸亚铁(liúsuānyàtiě)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第三页,共三十六页。[造成缺铁的原因]1.铁吸收障碍(zhàngài);2.长期病理性失血。[体内过程]1.吸收部位及形式:(1)部位:小肠上段;(2)形式:Fe2+铁离子形式吸收。第四页,共三十六页。3.干扰铁吸收的因素(yīnsù):碱性药、磷酸盐食物、茶叶、鞣酸,可使铁盐沉淀;四环素可和铁络合而相互影响吸收。2.促进铁吸收的因素(yīnsù):酸性物质如胃酸、维生素C、果糖、半胱氨酸等可促进铁盐溶解,促进Fe3+还原为Fe2+。第五页,共三十六页。[临床应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用于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性贫血。血象纠正后,仍需服用(fúyòn)ɡ2-3个月(口服一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上升,10-14天达高峰,2-4W血红蛋白明显增加,4-到10W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对重度贫血用药时间需更长。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zhōuwéi)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第六页,共三十六页。[不良反应]1.口服以胃肠反应多见(引起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和呕吐等),饭后服可减轻;2.肌注(jīzhù)可致局部刺激疼痛;3.过量可致铁中毒,小儿误服1克以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呕吐、腹泻、休克等),2克以上可致惊厥、死亡。第七页,共三十六页。体内转化为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参与嘧啶、嘌呤核苷酸合成和某些氨基酸代谢。当叶酸缺乏时,上述生化反应受影响,尤其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受阻,导致DNA合成障碍,细胞有丝分裂减少,从而(cóngér)影响血细胞发育,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某些生长迅速的组织如上皮细胞、胃肠粘膜先受损,引起舌炎和胃炎。叶酸作用第八页,共三十六页。临床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zhìliáo),对叶酸拮抗药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所致的贫血应补充亚叶酸钙而不用叶酸治疗(二氢叶酸还原酶被抑制,用叶酸无效);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需同时加用维生素B12以纠正神经症状。叶酸食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