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灌注CT成像应用研究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柯开富张元媛目录研究背景1材料与方法2实验结果3结论4研究背景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现3-6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阻止病情进展,减轻致残程度。但如何使溶栓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这就需要在溶栓前对患者的脑灌注情况进行充分评估。目前对脑灌注进行评估的主要核医学技术有PET,Xenon-CT,和SPECT,此外还有功能性影像学技术,例如PWI。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现状,以及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烦躁、嗜睡等原因难以配合检查,使这些影像学技术推广使用较难。灌注CT技术弥补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灌注CT技术在对脑灌注进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1.入选标准2.排除标准3.终止/脱落标准研究方法1.扫描方法2.患者分组入选标准收治我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CT排除颅内出血、肿瘤;患者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患者家属同意进行检查。排除标准CT证实为脑出血,或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轻度的神经功能损害(NIHSS<4);昏迷;严重心、肝、肾疾病;明确的碘造影剂过敏史;妊娠,近6个月有颅内出血史或手术史;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检查。终止或脱落标准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患者或家属要求中止检查者。常规CT扫描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扫描机(Sensation16)进行头颅平扫。所有病例在灌注CT检查前均进行常规CT扫描检查。MR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3.0TMRI扫描仪进行扫描。常规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T1WI、T2WI、FLAIR,和DWI。灌注CT扫描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扫描机(Sensation16),行常规螺旋扫描后,选择基底节区或者病变所在层面(有早期缺血表现的层面)为扫描层面,经由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灌注CT专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一系列脑灌注参数图,包括MIP图,CBF图,CBV图,TTP图,MTT图。在参数图上选取感兴趣区域(ROI),计算出ROI内各参数平均值,进行定量分析。患者分组一般认为DWI显示为高信号,或CT平扫显示为低密度的脑组织区域已经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所有入选患者入院1周内均进行MRI检查,或常规CT平扫复查。结合患者1周内MRI或CT平扫检查结果,将患者入院时的灌注CT图像进行分区。梗死区DWI显示为高信号,或常规CT平扫显示为低密度的脑组织区域梗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