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及ST-T改变成都医学院第一(dìyī)附属医院心内科第一页,共五十四页。第一页,共五十四页。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对称性高耸(ɡāosǒnɡ)第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二页,共五十四页。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对称性倒置(dàozhì)第三页,共五十四页。第三页,共五十四页。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gǎibiàn)下移:>=0.05mV(水平(shuǐpíng)型;下斜型;R—ST角>=900)抬高:V3>0.5mVV1V2>0.3mVV4V6>0.1mV壹什么(shénme)是ST---T改变1、ST段改变第四页,共五十四页。第四页,共五十四页。高尖,双肢对称(duìchèn)低平、双向、倒置、双肢对称(冠状T波)2、T波改变(gǎibiàn)第五页,共五十四页。第五页,共五十四页。当心室(xīnshì)肌的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可影响该处心室(xīnshì)复极的正常进行,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即ST---T改变正常复极:心外膜心内膜,产生由内向外的T向量T与主波方向一致二、缺血性ST---T改变(gǎibiàn)第六页,共五十四页。第六页,共五十四页。复极推迟最后部分心内膜复极时无抗衡(kànghéng)心电向量存在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尖(一)、缺血型心电图改变(gǎibiàn)---T波改变第七页,共五十四页。第七页,共五十四页。复极顺序逆转(nìzhuǎn),内膜向外膜向量外内T波倒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bāokuò)透壁性)T波倒置即“冠状T波”第八页,共五十四页。第八页,共五十四页。(二)、损伤(sǔnshāng)型心电图改变—ST改变ST偏移(piānyí)ST压低ST异常(yìcháng)抬高心肌损伤时:ST向量从正常损伤心肌第九页,共五十四页。第九页,共五十四页。1、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向量从外膜内膜位于(wèiyú)心外膜的导联出现ST压低2、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ǔnshāng)(包括透壁性)ST向量外膜ST抬高损伤型ST改变,对侧部位(bùwèi)导联可记录到相反的ST改变第十页,共五十四页。第十页,共五十四页。3、缺血程度与ST改变的关系ST改变表现不同与心肌损伤程度有关(yǒuguān)。典型(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损伤)程度较轻时:出现ST压低细胞内K+增加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增大过度极化缺血部位导联上ST压低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不稳定性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缺血严重:出现ST抬高缺血细胞K+外溢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降低极化不足(bùzú)缺血部位导联上ST抬高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三临床意义是诊断(zhěnduàn)冠心病的重要依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