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二十三章第一页,共四十页。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所引起的能传播给他人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并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朊病毒、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第二页,共四十页。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第一节传染病概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第三页,共四十页。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消化道传播2.呼吸道传播3.虫媒传播4.接触传播5.血液传播6.母婴传播第四页,共四十页。第二节结核病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本质为肉芽肿性炎,可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但以肺结核病多见。第五页,共四十页。巨噬细胞发病机制上皮样细胞致敏T细胞淋巴细胞干酪样坏死未免疫激活吞噬、无杀菌活性感染其他细胞细胞因子迟发过敏反应3~6周产生免疫反应初次感染组织破坏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第六页,共四十页。1.渗出为主病变(exudation)●机体抵抗力低,菌量多和毒力强,变态反应强时●浆液性和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为中性粒细胞,很快由巨噬细胞取代,渗出物和巨噬细胞内含结核杆菌●好发于肺,胸膜,滑膜,脑膜●结局:渗出物完全吸收;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病变〔二〕根本病理变化第七页,共四十页。渗出性病变及结核杆菌第八页,共四十页。2.肉芽肿形成增生为主病变〔proliferation)●在细胞免疫根底上形成●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反响较强,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时发生●结核结节(tubercle)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淋巴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结核结节大小:0,1mm,3-4个融合呈粟米状,灰白,灰黄第九页,共四十页。结核结节〔结核肉芽肿〕第十页,共四十页。结核结节第十一页,共四十页。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Langhans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第十二页,共四十页。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necrosis)●结核杆菌数量多和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免疫反响强烈时●干酪样坏死(caseation)●肉眼:灰黄,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颗粒状,坏死彻底●坏死物含大量结核杆菌第十三页,共四十页。干酪样坏死第十四页,共四十页。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含一定量的结核杆菌第十五页,共四十页。1.转向愈合(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渗出物通过淋巴道和血道吸收,使病灶消散或吸收。(2)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增生性病变、未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或小灶性干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