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政府调研室民政调研报告近年来,x市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思路,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为主体、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全市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实施城乡“低保工程〞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市及各(区)市分别建立了由党政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有关部门和社会性团体领导任成员的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并在各级民政部门设立了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在建立和实施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的过程中,既明确了民政部门的管理、协调责任,又明确了财政、卫生、教育、房管等部门的职责,形成了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x市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三道防线〞的最后一道“平安网〞,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家庭,分别纳入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城乡低保的同步运行。同时调高了城乡低保标准,使594户1337人城乡低保对象、6525户11440人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明确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随农村经济的开展和各级财力的增长,每三年增长一次。三是完善社会救助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费用在村级难以落实的实际,将原由村集体负担的供养费用改为以财政供养为主;明确规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教育、医疗、住房专项救助,城市“三无对象〞供养等所需经费的来源,由市、区(市)、镇三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列入预算。四是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完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法,设立了求助热线和举报投诉,确保了救助渠道的畅通和救助工作的标准化。自实施新的救助管理方法以来,我市共接待求助人员446人次,其中,符合条件得到救助的246人次,累计支付救助资金24万元,帮助17人第2页共3页找到了工作,得到了群众好评。二、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大力实施“温暖工程〞一是丰富社会救助内容。为切实解决城乡低保对象的现实困难,在切实保障其低保收入的前提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医疗、教育、住房救助暂行方法,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大病患者、学生及无房户、危房户按规定程序和标准给予医疗、教育、住房救助;对特殊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