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当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状况(一)空气质量现状。截止2023年x月x日,我市(市XX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x,同比好转x%;主要污染物s02平均浓度24ug/m3,同比好转x%;pm2023平均浓度xug/m3,同比好转x%;pm2.5平均浓度xug/m3,同比好转x%。其中,x月秋冬季以来,我市(市XX县区)综合指数平均为x,同比好转x%;主要污染物s02平均浓度23ug/m3,同比好转x%;pm2023平均浓度89ug/m3,同比好转x%;pm2.5平均浓度xug/m3,同比好转x%,到达x平原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序时进度。(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一是污染减排治理结构性矛盾。x市高度重视经济结构调整超重型结构已经有所减轻。但是产业结构仍以煤焦、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全市x%工业企业集中在x盆地xx沿线县(市),区域内污染排放量大,且由于地理环境特点,传输性污染特征明显,污染严重。(三)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完成情况。按照xx关于分解下达x省2023年生态环境指标方案的通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根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23年方案为x%;细颗粒物(pm2.5)浓度:根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23年方案为42mu;g/m3;较2023年下降x%;二氧化硫浓度:根本要求为同比改善;2023年方案为xmu;g/m3。截止x月x日,2023年空气质量改善三项指标的根本要求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改善不能完成外,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浓度同比改善预计可以完成,三项指标的2023年方案均无法完成。二、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主要污染途径第2页共4页我市XX县区大气污染途径主要有五类。①扬尘源(裸露外表、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土壤源等排放);②燃煤源(民用燃煤、电厂燃煤和工业燃煤);③机动车源(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和非道路移动源排放);④工业源(钢铁,焦化等工业工艺直接排放);⑤二次硫酸、二次硝酸、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其他源(生物质燃烧、餐饮、农业生产等排放)。x市采样期间颗粒物的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在参与拟合的源类中,各源类的分担率大小依次为:燃煤源(21%)>二次硝酸盐(20%)>扬尘源(17%)>soa(13%)>机动车源(11%)>二次硫酸盐(7%)>工业直排(6%)。奉献源类以二次源、扬尘源、燃煤源(分担率均>15%)主导,此外移动源占比也到达了11%。燃煤源成为首要奉献源类,二次颗粒物的累计奉献(二次硫酸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