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高教学刊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23年13期高等学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韩秀峰,王丽,郭春生(山东大学(威海)教务处,山东威海264209)实践育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高校要通过实践育人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一强化高校实践育人的必要性(一)工作就业需要加强实践育人近十几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加之中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日益严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育人尤为重要。当今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少,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接触社会,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人生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机会和劳动成果,能培养正确处世态度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极大提高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障碍的心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将来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急需培养大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能够让创新理论教学得到升华,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理念的最好途径。尤其是立足于专业开展的实习和实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激发学生自我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巩固学科知识、训练科研素养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