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1目的建立组织健全、反响灵敏的应急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标准应急处理程序,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平安。2范围2.1省内发生的各类重大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上级行政部门和各级cdc指派和要求处置的突发事件。3职责3.1中心主任和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3.2应急办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和安排,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负责应急机动包的保管和分发。3.3办公室负责安排节假日值班人员和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协调与车辆调度。3.4各疾病控制科室(机动队)负责突发应急事件的现场处置。3.5各实验室负责现场采样、运输、检测和相关设备、器具的日常配备。3.6总务科负责防疫用品、消毒药械、救灾药品的采购、保存、发放。4规定和程序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分级4.1.1定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平安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4.1.2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具体分级方法详见“注解〞)。第2页共8页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值班制度4.2.1中心实施24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班制度,值班室设在应急办。4.2.2日常值班安排和节假日期间值班安排分别由应急办和办公室负责。4.2.3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定时做好网络巡查,认真接听和详细记录来、去,在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报告疫情、通知应急响应人员等。4.2.4中心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班作业指导书,对值班人员、职责要求、工作内容、报告记录等作了具体规定。4.3突发事件报告受理4.3.1接收报告:在接听或接到报告人员的突发事件报告后,接收报告的人员要详细询问、记录如下,并作初步确认:a.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b.事件发生经过,地点;c.首发病例及其发病时间、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目前发病人数、死亡人数;d.治疗用药情况;e.对方的初步判断,目前的处理情况及效果;f.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及要求。4.3.2传达报告:a.接收报告的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向值班领导或主管领导、应急办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报告;b.及时向上级报告;c.中心管辖区域内的突发事件除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外还应根据需要及时拨打报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