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08030高职院校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曹璐云廖梦笔莫哲儒华艳文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200摘要:本文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基础上,构建高职通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以5G数字基建相关岗位群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诊断与改进”平台为信息处理中心,及时查找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差距和短板,精准诊断,持续整改,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创新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输出质量,更好地服务当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词:通信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岗课赛证1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供需现状5G及其相关产业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领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我省制造业(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把握5G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实现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是助力我省实现“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自201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5G应用”产业得到爆发式发展,而市场对通信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相对于高端知识人才,产业对高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旺盛[2]。然而,我省“5G应用”产业发展与高职技能型人才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典型表现为:(1)高职院校输出人才数量远低于产业需求量。以基站建设为例,2020年湖南省5G基站建设共2.9万座,而我省开设“通信”类专业共9所,学生数量不足1000人,招生人数远不如产业需求,专业人数占基站建设总数的3%。(2)高技能的5G复合人才缺口极为严重,人才难以倚赖高校单方面培养输出。5G不只是单纯的信息通信技术,而是“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城市”等产业融合的牵引力,因此产业的发展要求通信类人才需掌握更多学科(云计算、大数据等)知识。而这样人才储备太少,企业不得不通过高薪引进方式填补人才空缺。(3)高职通信类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5G应用”产业创新高地发展战略下,5G通信基础设施需与千行百业融合,因此用人单位对就业者创新精神、发现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综合素质有更高要求。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在项目案例和实训产地更新速度无法跟上产业变更速度,且均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职学生无法在项目实战中深刻地感受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归纳,发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