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药物(yàowù)选择北京医院杨杰孚第一页,共六十四页。第一页,共六十四页。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正常人群的0.4-1.0%◆65岁以上人口的2-5%◆80岁以上人口的8.8%估计(gūjì)中国房颤人群约1000万0246810121430-3940-4950-5960-6970-79男性(nánx女性年龄[岁]TheFraminghamHeartStudy.JAMAMarch16,1994第二页,共六十四页。第二页,共六十四页。初发房颤初发房颤阵发性1,4(自行(zìxíng)终止)持续性2,4(不能自行(zìxíng)终止)永久性3图1房颤的分类1发作通常(tōngcháng)≤7天(大多<24h);2通常(tōngcháng)>7天;3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4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都可能反复发作房颤的分类第三页,共六十四页。第三页,共六十四页。房颤的危害1、增加死亡率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组死亡率是窦律组的2倍2、致残率高体循环血栓栓塞(尤其(yóuqí)是脑)比窦性心律增加5-17倍3、损害心功能:心房占心搏量的15-30%4、可能诱发猝死第四页,共六十四页。第四页,共六十四页。房颤的治疗•非药物治疗•导管消融:目前全国年消融量约1万,而全国房颤人数>1000万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需要(xūyào)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转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抗凝第五页,共六十四页。第五页,共六十四页。房颤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比较复律与控制心室率的临床试验•AFFIRM(最具代表性)RACEPIAF等•二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如何评价临床试验结果?•AFFIRM试验年龄大(平均70岁)•临床病情较重•多数为不易转律或维持窦律的患者•结论(jiélùn):不能代表所有人群第六页,共六十四页。第六页,共六十四页。房颤的治疗-复律•转为窦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转律及维持窦律原则•对于容易(róngyì)复律及维持窦律者一定积极复律及维持窦律•对于不容易转律及维持窦律者不要勉强第七页,共六十四页。第七页,共六十四页。房颤的复律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xiǎoshí),复律前需抗凝•抗凝原则:“前三后四”•转律前抗凝三周•转律后继续抗凝四周•紧急转律或行RFA•必须行食道超声保证心房内无血栓第八页,共六十四页。第八页,共六十四页。常用(chánɡyònɡ)复律药物:•Ic:•普罗帕酮•III类•胺碘酮、多非利特、伊布利特及决奈达龙第九页,共六十四页。第九页,共六十四页。复律后维持(wéichí)窦性心律药物:•Ic:•普罗帕酮•III类•胺碘酮、多非利特、决奈达龙、索他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