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爱心,在江畔流淌从xx流向xx的xx江,江南是xx,江北是xx。在与xx县城隔江相望的xx小学,有一位教育情感如清亮亮江水样的山村教师,滚烫的爱心在xx江畔流淌。她就是xx县优秀教师、xx小学教师杨xx。1997年,初中毕业的杨xx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时机,主动选择了上中专、读师范。三年后,她带着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热忱,一头扎进莽莽的白云山里。山里学堂像残局上的棋子,东一个、西一个。从不讲价钱的杨xx指到哪里,打到哪里。从巴科到排当,从排当到簸箕,又从簸箕到xx,在xx教育最落后的地方转移着“战场〞,喜欢打“翻身仗〞的她,走到哪里,教学质量就好到哪里。山里教育最难的是启蒙教育。素有一年级〞专业户“的杨xx,面对艰辛的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山里孩子们没有经过家长“早教〞和幼儿园“学前教育〞,要把这些连最简单的拼音和汉字都不会的孩子带上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慢了,上不完新课;教快了,学生又过不了关。为做好教学工作,杨xx教得耐烦,从声母韵母的认读书写到拼音的拼读书写,让学生一个个过关后再教下一个内容。针对以往一年级生字教学“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或者小组赛读、指名认读、指导书写、学生练写〞这个“老掉牙〞的教学套路,杨xx响亮的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四人一组,好差搭配,几张课桌放在一起,大胆开展合作学习:组长带读;副组长带读;小组齐读;组长、副组长检查成员认读;看看生字书写笔顺;教师抽查指导。要求学生按步骤去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困局得以翻开。潘xx是一名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进校门就不做作业,时间长了,渐渐掉入了后进队伍。杨xx屡次和他讲道理,仍然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为转化他,杨xx采取表扬法,哪天作业完成得好当全班同学表扬,拖欠时那么不再当着大家的面责怪。杨xx给足了潘xx“面子〞,一段时间后,这坨“稀泥巴糊上墙〞了。石xx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三年级时,从xx乡下一个村小转来,尽管天资聪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懒虫〞。拿着语数总分51分第2页共3页的成绩和杨xx见面。接过这份“见面礼〞,杨xx痛下决心,一切从头开始,从声母韵母的读写、拼音的读写搞起,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石xx能比较熟练地拼音了。第二个学期末,他语文不负众望的考了85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的杨xx,班上学生语文成绩进步非常快。到巴科,她把全乡倒数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