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尿液一般(yībān)检验第一页,共二百三十七页。第二页,共二百三十七页。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yǐngxiǎng)。尿液一般检验的主要目的有:①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②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③安全用药的监护第三页,共二百三十七页。第一节尿液理学检查一、尿量尿量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稀释与浓缩功能。尿量的变化(biànhuà)还受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环境(湿度和温度等)、活动量、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变化也较大。【检测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测定尿量(表5-0-1)。第四页,共二百三十七页。第五页,共二百三十七页。【方法学评价】直接法准确性较好,但需要加防腐剂。累计法需多次测定,误差较大,易漏测,可影响结果准确性。计时法常用于观察危重患者的排尿量。【质量保证】尿量测定的容器应有清晰的容积刻度(精确到毫升);必须采集全部尿液;24h尿量读数误差不能大于20ml。【参考区间(qūjiān)】成年人:l~2L/24h,即1ml/(h·kg);儿童按体重计算尿量,大约为成年人的3~4倍。第六页,共二百三十七页。【临床意义】1.多尿多尿是指成人24h尿量超过2.5L,儿童24h尿量超过3L。(1)生理性多尿:当肾脏功能正常时,因外源性或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多尿,可见于食用含水分较高的食物或水果等、过多饮水、过多静脉(jìngmài)输注液体、精神紧张或癔症。也可见于服用咖啡因、脱水剂、噻嗪类利尿剂等有利尿作用的药物。(2)病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的原因与发生机制见表5-1。第七页,共二百三十七页。第八页,共二百三十七页。2.少尿或无尿少尿(oliguria)是指每小时尿量持续(chíxù)小于17ml(儿童<0.8ml/kg)或24h尿量小于400ml;12h无尿或24h尿量小于l00ml为无尿(anuria)。无尿发展至排不出尿液称为尿闭。生理性少尿多见于出汗过多或缺水。病理性少尿的类型与临床意义见表5-1-1。第九页,共二百三十七页。第十页,共二百三十七页。二、颜色和透明度【检测原理】通过肉眼或尿液分析仪判断尿液颜色和透明度。透明度一般以浑浊度表示,可分清晰透明、轻微浑浊(雾状)、浑浊(云雾(yúnwù)状)、明显浑浊4个等级。尿液浑浊度与盐类结晶、酸碱度和温度有关,也与有形成分的种类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