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根本常识二、艾滋病在世界流行情况三、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四、艾滋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五、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六、目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七、今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点工作第一页,共九十页。一、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第二页,共九十页。在1979和1980年,美国出现一些极为少见的疾病,病人出现包括经鸟类传播的肺炎〔卡氏肺孢子虫〕和被称为卡波济肉瘤的癌症。起初,大多数病例是男性同性恋者,稍后病例见于血友病患者和接受输血的人员。这种疾病随后被称为“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发现第三页,共九十页。HIV的起源艾滋病很可能起源于非洲猴,最大的可能是人的血液与猴污染的血液接触所至。疾病的发生能够突破种族、国籍、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的界限,只要存在某些行为和因素就可能发生感染。第四页,共九十页。HIV的发现•1983年,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相继被法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发现,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病毒需要进入细胞内繁殖才能存活。因而,首先检测的是病毒的抗体,而不是病毒本身;抗体说明一个人已经感染了HIV。第五页,共九十页。扫描电镜下HIV感染的淋巴细胞第六页,共九十页。HIV与艾滋病•当在血液中检测到HIV抗体,被确定为HIV抗体阳性。但这并不是被确定为艾滋病。在可以检测CD4和病毒载量地方,只有当CD4数低于200时,才被确定为艾滋病病人;但在大多数地方,艾滋病是以临床诊断为主。第七页,共九十页。从HIV感染到艾滋病病毒与免疫系统“争斗阶段,为无病〞症期〔潜伏期〕。在这一阶段,病毒与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反复的斗争。病毒及被攻击的免疫细胞彼此快速增殖,又迅速地被损坏。最后,病毒能够摧毁免疫细胞,导致CD4细胞数下降,发生各种感染。导致艾滋病发病〔发病期〕在无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最后直至死亡第八页,共九十页。从发病到死亡死亡的时间令人关注。在西方,至少为10年。发病后而不经抗病毒治疗,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为12-24个月。在开展中国家发病时间相对较短。在非洲,潜伏期为6至8年,而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也较短,可能在一年以内。第九页,共九十页。抗病毒治疗目前用于治疗的化学药物主要有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第十页,共九十页。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