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zhíwù)营养的核技术研究法•主要参考书:•1、陈子元等.核技术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3。•2、王福钧.农学中同位素示踪技术,农业出版社,1989。•3、西北农学院等.农业化学(nónɡyèhuàxué)研究法,下册。农业出版社,1987。•4、王世真等.核医学与核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90。•5.王福钧等.核农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页,共六十一页。第一页,共六十一页。•第一节基本概念及依据一、基本概念二、核素示踪技术(jìshù)的基本依据三、核素示踪技术的特点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第二页,共六十一页。一、基本概念•1、核素:•指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核、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序数(质子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2、同位素:•指原子序数相同(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如1H、2H、3H;11C、12C、13C、14C(其中13C是稳定性同位素)•3、核素示踪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能释放出各种射线离子或稳定性核素的原子质量区别(qūbié)于其它同类原子的特性,把这些核素的原子作为示踪原子来进行有关的研究工作。•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第三页,共六十一页。二、核素示踪技术的基本(jīběn)依据•1、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化学性质的一致性。•2、自然界中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即核素的丰度)的确定性。用富集的稳定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是以此为根据的。•3、同位素物理性质的可探测(tàncè)性。人们所应用的差异主要是核素衰变特性和核质量两个方面。第四页,共六十一页。第四页,共六十一页。三、核素示踪技术(jìshù)的特点(一)测量灵敏度高:灵敏度可达10-14-10-18g(精密天平为10-6,近代光学仪器可达10-9-10-12g,原子吸收10-6-10-9)。例如:1Bq(贝可:相当于1次衰变/秒,由于太大,现在多用Ci表示放射性活度单位(dānwèi),1Ci=3.7×1010次衰变/秒)的放射性核素32P相当于1.62×106个32P原子,总重量只有2.7×10-17g左右,一般的探测仪器能准确地测定37Bq或更少的放射性。因此,示踪原子法比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第五页,共六十一页。第五页,共六十一页。•(二)应用示踪原子时可以不进行提取纯化、分离等复杂的化学分析操作,能够简化试验方法,缩短试验时间迅速获得(huòdé)试验结果。•(三)可以分辨原有原子和试验中加入的新原子•(四)试验合乎生理条件。第六页,共六十一页。第六页,共六十一页。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