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LÚNLǏ)热点问题探讨—艾滋病第一页,共二十一页。一.艾滋病相关知识(zhīshi)二.艾滋病临床表现三.艾滋病的传播四.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五.红丝带第二页,共二十一页。课程(KÈCHÉNG)介绍——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yōushēnɡ)、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问题。第三页,共二十一页。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QUĒXIÀN)综合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zhǔyào)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第四页,共二十一页。全球艾滋病流行(LIÚXÍNG)情况世界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jìxù)蔓延,每分钟有9人新感染艾滋病,每天约有1.5万人感染!每分钟有6人死于艾滋病,每天约有8000人因为艾滋病离开人世!——非洲的艾滋病病毒流行最为严重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最高的接近40%。第五页,共二十一页。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ZHÒNGYÀO)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dúpǐn)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卖血传播的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第六页,共二十一页。病毒(BÌNGDÚ)模型图片第七页,共二十一页。TIP:人体(RÉNTǏ)是HIV最好的生存环境离开人体后HIV会变得很脆弱,HIV对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灭活,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使HIV迅速灭活,如乙醚、丙酮、2%次氯酸钠、50%乙醇等对乙型肝炎有效(yǒuxiào)的消毒剂对HIV也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第八页,共二十一页。艾滋病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5.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