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qūtán)药与镇咳药的合理应用第一页,共二十一页。•呼吸系统疾病(jíbìng)的典型症状:喘息、咳嗽、咯痰•病死率城市占第三位,农村为首位第二页,共二十一页。药物(yàowù)治疗:•1、对因:抗菌药、真菌、病毒(bìngdú)、结核杆菌、寄生虫、抗肿瘤药等•2、对症:消除或缓解呼吸道症状平喘、镇咳、祛痰第三页,共二十一页。祛痰(qūtán)药•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祛痰(qūtán)药:能使痰液变稀、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第四页,共二十一页。分类(fēnlèi):按作用方式分为:•1、痰液稀释(xīshì)药(恶心性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桔梗、远志等•2、黏痰溶解药氨溴索、美司钠、糜蛋白酶第五页,共二十一页。1、痰液稀释(xīshì)药•愈创木酚甘油醚刺激胃黏膜,反射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痰液被稀释,易于咳出,有轻微的防腐作用,用于慢性气管炎的多痰咳嗽,多与其他镇咳平喘药合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非那根糖浆(tángjiāng))•每10ml中含异丙嗪10mg,愈创木酚磺酸钾250mg,氯化铵100mg•适应症用于感冒及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用法用量口服,5~10ml/次,3~4次/日第六页,共二十一页。2、黏痰溶解(róngjiě)药•氨溴索使痰液中的酸性粘蛋白纤维断裂(duànliè),促进黏痰溶解,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不良反应少,毒性小,耐受性好•用法口服:30mg,3/日;注射:15mg,2/日•高剂量(250~500mg/次,2/日),可促进尿酸排泄,治疗痛风•氨溴索口服液最近2-3天5ml/次,3次/日第七页,共二十一页。•药物(yàowù)相互作用增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在肺内的分部浓度,增加其抗菌疗效第八页,共二十一页。•美司钠结构中的巯基与粘蛋白的二硫键互换,使粘蛋白分子裂解,降低(jiàngdī)痰的黏滞性,易于咳出•用法雾化或气管内滴入,20%溶液1~2ml/次•静脉给药用于接受异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作为泌尿系统保护剂,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等为主的泌尿道毒性。•糜蛋白酶蛋白分解酶类第九页,共二十一页。镇咳药•咳嗽(késòu)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的反射活动第十页,共二十一页。感受器感受器((化学、牵张)化学、牵张)受刺激受刺激效应器效应器((咳嗽咳嗽(ké(késòu)sòu)))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和运动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和运动神经)咳嗽中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