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病药DrugusedinParkinson’sdisease天津医科大学药理(yàolǐ)教研室孟林第一页,共十九页。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ts),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僵直(jiāngzhí)、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受损,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等症状,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第二页,共十九页。发病原因:原发性、老年性动脉硬化(dòngmàiyìnghuà)、脑炎后遗症、化学药物中毒。病理:中脑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机制:在锥体外系有3条重要的神经通路,①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始于黑质而止于纹状体,故称黑质-纹状体通路,其递质是多巴胺(中枢抑制性递质);②胆碱能通路递质是Ach(中枢兴奋性递质);③GABA通路其递质是GABA(中枢抑制性递质)第三页,共十九页。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黑质病变,多巴胺合成减少,使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降低,造成(zàochénɡ)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因而导致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等症状。第四页,共十九页。影响多巴胺能神经类药左旋多巴、溴隐停、金刚烷胺、司来吉兰中枢抗胆碱药苯海索、苯扎托品、丙环定(开马君)这两类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都在于恢复DA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gōngnéng)的平衡状态第五页,共十九页。多巴胺前体药物(yàowù),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和倍高利特左旋多巴的增效药,-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如卡比多巴、节丝肼-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第六页,共十九页。是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酶促合成过程(guòchéng)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DA递质的前体物质。酪氨酸多巴多巴胺NAAdr第七页,共十九页。1.治疗帕金森病对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起病初期用药(yònɡyào)疗效更为显著。作用特点:①奏效慢,用药2~3周后才出现体征的改善,1~6个月后才获得最大疗效;②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重症及年长者患者效果较差。第八页,共十九页。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PD病人,但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无效,因吩噻嗪类药物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无法发挥作用。作用机制:在脑内转变成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bùzú),抑制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因此产生治疗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