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huànzhě)卧位及压疮的护理民族(mínzú)中医院王家芬第一页,共七十四页。1、概述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正确的卧位对减少疲劳、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jiǎnqīng)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基本要求,协助或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安全、正确的卧位。第二页,共七十四页。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为-主动(zhǔdòng)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分为-稳定性卧位-不稳定性卧位第三页,共七十四页。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yìyuàn)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第四页,共七十四页。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患者感到舒适。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重心较高,难以平衡。为了保持一定的卧位,患者极易造成肌肉紧张、疲劳(píláo)和不适。第五页,共七十四页。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ɡāowèi)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截石位第六页,共七十四页。第七页,共七十四页。第八页,共七十四页。第九页,共七十四页。仰卧位:也称作平卧位。仰卧位的基本姿势为患者仰卧,头下置一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根据病情或检查(jiǎnchá)、治疗的需要可分为第十页,共七十四页。去枕卧位中凹卧位屈膝(qūxī)仰卧位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去枕仰卧位姿势:去枕卧位,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置。将枕横立于床头。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用(cǎiyòng)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中凹卧位姿势: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quēyǎnɡ)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