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药暨南大学附一院汤泰秦第一页,共一百一十四页。第一局部: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的提出第二页,共一百一十四页。抗抗生素〔an-tibiotics〕原意是指这样的一种化学物质,它由某种有机体〔一般来说是某种微生物〕所产生,在稀释状态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抗生素依据它们的作用对象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真菌作用等。比方由青霉菌属所产生的青霉素。抗菌药〔antibacte-rials〕是指一类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局部抗生素外,还包括合成的抗菌素,比方磺胺类、喹诺酮类等。第三页,共一百一十四页。因为原来来源于微生物的抗生素现在大都来源于人工合成或半合成,因此国内外都有学者主张“但凡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杀灭细菌的药物都可称之为抗生素或抗菌药〞。比方不列颠百科辞典就把喹诺酮类列为抗生素〔antibiotics〕。但早期抗菌药磺胺类一般按习惯仍称为抗菌药,而不称抗生素。第四页,共一百一十四页。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创造青霉素,1940年用于临床,开创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几十年来,青霉素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第五页,共一百一十四页。然而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已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第六页,共一百一十四页。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第七页,共一百一十四页。为何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如此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说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在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第八页,共一百一十四页。美国在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