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物的寄生性•植物病原物均属于异养生物。•异养生物:不能自身将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只能从其它有机体那里获得养分(yǎngfèn)进行生长发育。•自养生物:能自己将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如植物和光合细菌。第三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fāshēng)与发展第一页,共六十六页。ClicktoaddTitle•1、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的寄生性(parasitism)是指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不同的病原物来讲是不同的,有的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有的除营寄生生活(shēnghuó)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shēnghuó),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其生活(shēnghuó)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二页,共六十六页。2、寄生物的分类(fēnlèi)•按照(ànzhào)它们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能力的大小,可以把病原物分为4种类型。•(1)专性寄生物(严格寄生物)•(2)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3)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4)严格腐生物(专性腐生物)第三页,共六十六页。•(1)专性寄生物(严格寄生物)•它们的寄生能力最强,可以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所以也称为活体寄生物。•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sǐwáng)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病原物的生活严格依赖寄主。第四页,共六十六页。(1)专性寄生物(严格(yángé)寄生物)•该类病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线虫和霜霉、白粉和锈菌等部分真菌。它们对营养的要求比较复杂,一般(yībān)不能在普通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第五页,共六十六页。(2)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其寄生性次于专性寄生物,寄生性很强,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也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营腐生生活。•它们虽然(suīrán)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勉强生长,但难以完成生活史。•如外子囊菌、外担子菌等多数真菌和叶斑性病原细菌属于这一类。第六页,共六十六页。(2)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它们适应寄主植物发育(fāyù)阶段的变化而改变寄生特性。当寄主处于生长阶段,它们营寄生生活;当寄主进入衰亡或休眠阶段,它们则转营腐生生活。而且这种营养方式的改变伴随着病原物发育(fāyù)阶段的转变,真菌的发育(fāyù)也从无性阶段转入有性阶段。因此,它们的有性阶段往往在成熟和衰亡的寄主组织,如落叶上发现。第七页,共六十六页。(3)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弱寄生物一般也称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