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一、概述定义: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PaO2<8kPa〕,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PaCO2>6.67kPa〕的病理过程。分类:根据PaCO2是否升高———I型和II型呼衰按发病机制———通气性和换气性呼衰按发病部位———中枢性和外周性呼衰第一页,共四十二页。PiO2150mmHgPAO2105mmHgPACO240mmHg外呼吸externelresp.肺通气ventilation换气gasexchangePvO240mmHgPvCO246mmHgPaO2100mmHgPaCO240mmHg第二页,共四十二页。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二、原因和发病机制外呼吸功能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第三页,共四十二页。〔一〕肺通气障碍1.限制性通气障碍: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缺乏原因机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不能收缩呼吸动力胸廓及胸膜疾患肺组织变硬顺应性限制性通气障碍第四页,共四十二页。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环节呼吸中枢抑制脊髓高位损伤脊髓前角细胞受损运动神经受损呼吸肌无力弹性阻力增加胸壁损伤气道狭窄或阻塞第五页,共四十二页。2.阻塞性通气障碍———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影响气道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气道内径,所以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管腔被粘液、渗出物、异物阻塞;或肺组织弹性降低对气道壁的牵引力减弱,均可使气道阻力增大,而引起阻塞性通气缺乏,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第六页,共四十二页。〔1〕中央性气道阻塞:于胸外阻塞〔声带麻痹、炎症、水肿〕可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于胸内阻塞可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第七页,共四十二页。阻塞部位对呼吸的影响中央气道阻塞吸气呼气*吸气性呼吸困难胸外第八页,共四十二页。阻塞部位对呼吸的影响中央气道阻塞吸气呼气*呼气性呼吸困难胸内第九页,共四十二页。(2)外周性气道阻塞:内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解剖生理特点:无软骨支撑,管壁薄,与管周围肺泡结构紧密相连,随吸气和呼气,气道内径随之扩大和缩小。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侵犯小气道管壁增厚、痉挛、顺应性降低管腔被分泌物堵塞肺泡壁的损坏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第十页,共四十二页。阻塞部位对呼吸的影响*呼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气道阻塞+20+20+35+25正常肺气肿等压点等压点气道等压点上移用力呼气引起气道闭合+30+25+20+100+20下上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3.肺泡通气缺乏时的血气变化:PaO2↓PaCO2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㈡肺换气障碍1、弥散障碍—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