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正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国情出发,顺应广阔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追求生活文明的迫切要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这一蓝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挥水利根底产业的作用,实现水务事业的新突破,是摆在水务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水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水务工作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抓住关健环节,当前解决农村饮水平安、开展农田灌排新技术、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一个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广阔农民心里最期盼,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一、水利开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十五期间,我市水务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根底。防洪保安建设:累计投资xxxx万元实施了堤防加固除险系列工程,完成蓄滞洪区撤退路5条、救生桥7座、避水楼3座;开展节水农业:累计开挖深浅机井xxxx眼,疏浚河渠131公里,推广铺设防渗管道68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1万亩。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资1280万元实施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27个村开挖了饮水井,在全市农村推广施行了供水计量改制。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宏观调控水资源供需平衡;完成域外调水引岳济淀工作。抓好桥闸涵站维修和重建:投资985万元,共修建桥梁闸涵160座。问题。农业生产的水利根底和农民必要的生活设施仍然薄弱农村生态与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水利开展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广阔农村还缺乏根本的生活供水设施,饮水平安问题突出。按现行饮用水标准,全市xx村饮水不平安,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二是农田灌排设第2页共6页施薄弱,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田灌排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存在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总体上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强。近年来工程逐渐老化,维修改造不及时,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三是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相当局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水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生产开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生产、生活、环境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