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吕晓辉第一页,共三十九页。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原则: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原则: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应首选肠内营养。应首选肠内营养。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ānquán)(ānquán)使用时就应用它”。使用时就应用它”。第二页,共三十九页。1790年Hunter使用(shǐyòng)鼻胃管进行管饲;1901年Einborn发明十二指肠管;1918年Anderson/1942年Bisgard经胃造瘘置管至空肠;1957年Greenstein等为宇航员开发要素肠内营养液;1973年Delany介绍空肠造瘘;1979年,Ponsky和Gauderer首次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近年来,出现腹腔镜下空肠造口术第三页,共三十九页。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肠粘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dúsù)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第四页,共三十九页。机械屏障:肠粘膜上皮、肠道向下的推进作用和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化学屏障:指肠腔内的化学物质如胃酸、胰蛋白酶及其它胰酶、胆盐、溶菌酶和IgA等;生物屏障:指肠道的正常菌群及其产物;免疫屏障:包括肠粘膜分泌的IgA、肠道相关的淋巴(línbā)组织和Kuffer细胞等。第五页,共三十九页。内毒素及细菌内毒素及细菌(xìjūn)(xìjūn)(损害)(损害)肠粘膜屏障肠粘膜屏障(píngzhàng)(píngzhàng)(对抗损害)(对抗损害)内毒素内毒素&&细菌细菌(xìjūn)(xìjūn)肠粘膜屏障1.5kg1.5kg2020mm22通过淋巴管或通过淋巴管或血管的移位血管的移位对结局的影响:费用↑住院时间↑对结局的影响:费用↑住院时间↑GALTGALT第六页,共三十九页。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的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黏膜的机械屏障;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shēngzhǎng),保持黏膜的生物屏障;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保持黏膜的免疫屏障;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保持粘膜的化学屏障。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