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一)新农村建设工作近年来,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认真制定大桥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沂洋村为带动点,结合实际,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开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推进新农村经济开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始终把开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严格依据全镇5.37万亩粮播面积分摊入户,足额的发放了粮食直补款241.5万元,良种补贴款58.7万元,确保粮款直补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结合本镇产业实际,进一步推进“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战略,新建了5家银耳烘干厂,标准食用菌生产经营,坚决取缔银耳熏磺,保卫了古田银耳“中国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在2023年经济危机、出口不利的大环境下,全镇食用菌销量仍达5642吨,增长8.5%,其中银耳420236吨;进一步推进种植业、农副业开展,走规模化战略道路,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效益,水果、蔬菜、畜禽业分别实现产值648万元、1148万元和433万元;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效劳联动网〞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科技效劳网络,加大对农业技术、劳务信息、信贷资金等方面的效劳和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组织开展“科技百村行〞活动,对各村农业人口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提高了农业群众的生产技能。据统计,全年度共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年收益4251元,增长5%。二、推进新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稳固和加强村级的根底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02341万元,完成了广胜、门里、横洋、第2页共5页明洋、岭南、金坑里、筹洋、潮洋等8个村27.4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实现了全镇36个行政村的全部通水泥路目标,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投资12023万元,完成了岭南、中村、苍岩等3个移民村的人饮工程,受益人口达4000多人,改变了原先村民饮水难的状况,全镇共有26个村庄3.3万多人口喝上了放心水;投资65万元,完成了库区工程大桥村防洪堤工程建设;完成了投资124万元的洋中土地整理工程,并全力做好通畔土地整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已获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