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小议不同宗教思想的折射藻伞等的权利和义务。信仰使得人人平等。这种神学灵光掩盖下的平等,共有两层意思:一是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没有创造君主和教皇,所以人无上下贵贱之分,只有职务不同;人生来有罪,在原罪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君主、教皇都是罪人。二是基督教宣扬同胞之爱。基督教徒,无论男女老幼,全以兄弟姊妹相称,应放弃相互间的隔膜。因此英语中有不少反映平等关系的谚语,如: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jackisgoodashismaster.(大家都是人,哪个也不矮三分。)everyoneisamasterandaservant.(每个人既是主人,又是仆人。)humanbloodisallofa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一样。)akingwithoutlearningisbutacrownedass.(无知的皇帝只不过是一匹带皇冠的驴子。)acatmaylookataking.(猫也有权看皇帝。)sixfeetofearthmakeallmenequal.(六尺土下不分贵贱。)和基督教不同,儒教以孝梯为本,维护亲亲、尊尊的宪法等级制度。孝梯之道其实就是把人世的不平等建立在朴素的伦理情感及对生命感恩的根底上,并以此掩盖赤裸裸的社会不平等。因而,在“爱有差等〞的伦理秩序中,永远附会不出人格平等的观念。这种不平等观念在汉语谚语中时有反映: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小鬼斗不过阎王。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是出家人。官大一级压死人。(三)基督原罪说与佛教性善论/佛性论圣经中讲述着人类的原罪。亚当、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知晓了赤身裸体的难堪,寻物遮丑。这触犯了上帝的禁令,被盛怒之下的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并以亚当第2页共4页从事劳作之苦,夏娃承受分娩之痛来解脱人类始祖犯下的这一原罪。其实,原罪只是一个隐喻,它说明:人类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从出生的时候就具有作恶和犯罪的意向。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关于罪恶的谚语:sinsarenotknowntilltheyareacted.(罪未犯就不为人所知。)thesinsofthefathersarevisiteduponthe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oursinsandourdebtsareoftenmorethanwethink.(我们的罪和债常比我们想象的多。)善是人的本性。这是儒家性善论的逻辑起点和第一原那么。孟子说:“人性之善,犹如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意指在人的本性中皆有“善端〞,即善的萌芽。汉语中有很多劝人从善的谚语。如:恭可释怒,让可息事。宁可正而缺乏,不可邪而有余。贪是诸恶源,诚为万善本。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