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干部提拔,大气候和小气候干部提拔,大气候和小气候今天,有位朋友问我:“我在基层熬了很久了,目前在争取回市区。对于搞定一把手,你有什么独门绝技吗?”我说:“最好的方法还是借着工作机会,多跟领导沟通。让领导认可你。”其实我心想,超出规定太多的方法,我是不推荐的。因为在体制内,安全大于一切,稳坐钓鱼台才是职场制胜的终极法宝。接着朋友说:“他有个亲戚在国企,搞关系那是一套一套的。亲戚给他传授了很多方法论。”我说,“国企我了解,因为我也有亲戚在国企,有些国企跟机关气候不太一样,因此方法论也不一定一样,他的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你”。接着,我就给他说了干部提拔大气候、小气候、方法论的问题。本质上,单位的气候决定了争取提拔的方法论。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一个主题。干部提拔是很看大气候、小气候的。什么是大气候?大气候就是一个地区地方的心态。小气候就是一个单位的心态。气候不同,方法论自然就不同。举个小例子,我在身边有时就听到这样的情况,有科长、处长的位置一直空缺着,没有人愿意干。领导找人谈话,最后还是没人愿意干。有提拔机会都没人愿意,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那个岗位的压力大呀。天天要开会、要下基层检查、要负责安全生产。又或者,科室文字材料任务多得不得了,永远写不完,没有存在歇歇脚、喘口气的说法。正职和副职差不了太多钱,有些干部就不想太辛苦了。因为现在的收入也还过得去,及时下班、周末双休,过着惬意喝奶茶的日子不香吗?后来,我再往更高一个层级看,珠三角的很多部门工作任务都很重,指标压力大,是因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压力大当这种竞争的氛围起来后,地方的主官们就形成了内卷的气氛,个个都像喝了红牛一样,不断给自己加压。自然压力会一步步传导到各单位各层级,于是大大小小的干部们都忙得停不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单位有项目、有指标,那么,选人用人就是主要看能力和拼劲。因为领导需要得力干将,他不能当光杆司令。如果提拔一个庸庸碌碌的人,只会把领导给累死。再加上现在巡视、巡察、审计那么多,领导不选个他认为靠谱的干部,领导心里不踏实,睡不着觉啊。每当我说到这点的时候,肯定会有朋友反驳我,“放屁,想提拔,没背景没关系啥也别谈!”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是地域差异,带来的思维差异。我见过很多省份来挂职的干部,所以我对地区的思维差异还是有一定了解。有些地方的干部,挂职时上班状态就相对松散。有的地方干部,则很勤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