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市南:纪律严明是走向胜利的坚强保障纪律严明是走向胜利的坚强保障曾市南2021年03月0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最近,重温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强烈感受革命先辈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深刻体会纪律严明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对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深远的历史感悟和更坚定的现实启迪。纪律严明是锻造革命军队的“雷打石”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对秋收起义部队实行“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等治军方略。为确保进军井冈山中心地带茨坪与王佐会合时纪律严明,10月24日,在荆竹山一块叫雷打石的地方,毛泽东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群众一个红薯。”这是最早颁布的成文的井冈山革命军的纪律规矩。而后,又于1928年1月25日宣布了六项注意,以十分通俗易懂易记的形式进行倡导和要求。后经过修改,毛泽东于1928年4月3日在桂东县沙田圩后的老虎冲,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较为完备的建军纪律,使得军队纪律严明、号令统一,虽然历经极其艰苦战斗和牺牲,但始终打不散、打不乱、打不败,也为苏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奠定了基础。雷打石这块石头,据说是天雷打成的一块巍然耸立在山中的石头,也寓意着严明的纪律像雷打的石头一样坚如磐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块纪律的“雷打石”,打造了一支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的新型军队,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向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严到底,越往后越严,将纪律的螺丝帽越拧越紧,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纪律严明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常春藤”“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严明纪律,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从刚开始的“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到1928年4月颁布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展,十分明确具体。六项注意是从行军宿营等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既高瞻远瞩又很有针对性,都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一)上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每一项都十分细致,操作性强,对纠正部队中的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发挥了重要纪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