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单位的级别决定了你的级别“公务员”——单位的级别决定了你的级别公务员是行使国家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其职业的稳定性使成为国内很受欢迎的职业之一。每年都会出现公务员报考热潮,尤其是对文科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公务员考试成为其择业过程中的必尝试的方式之一。公务员考试热在国内有着很深刻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原因,也深受中国传统儒家“出仕”思想的影响。很多人报考时并不知道政治身份虽然一样公务员,其未来有着截然不同职业发展。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同的编制类型、单位管理隶属关系等都决定你进入公职队伍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这些因素是决定性的。今天我们就从公职单位的行政级别开始,分析其对公务员发展的内在逻辑一、公务员职业覆盖的范围我国国家管理分五级,即中央、省、市、县、乡。每一级(乡镇除外)都会有人大、党委、政府、政协等四大班子,此外还有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群团组织(如共青团、残联、妇联…),老百姓通常把这些都统称为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的单位范围也基本上在这范围内。二、单位级别的决定因素单位的级别主要是取决于其隶属的政府级别。具体对应关系是:中央各部委—省部级,如国家发改委,其就是省部级单位;省级各部门—厅级,如浙江省财政厅;地市各部门—处级,如大同市房管局;县级各部门—科级,如右玉县教育局。其中我国有15个地市是副省级城市,其各政府组成部门也是厅局级,如西安市房管局就是厅局级单位此外,其各级政府的班子成员级别是与其政府级别相对应如省长就是省部级官员。三、单位级别和职数的关系单位级别越高,则相应的职数也就越多,同时你能享受的在职待遇,包括退休后的待遇也越高。一个省级机关,比如省发改委,厅级单位,内部就有很多的处室构成,也就意味着有很多的处长、副处长的职位。而在地市,某市发改委,处级单位,内部由很多科室组成,科长和副科长职数很多,但正处和副处职数只有单位的领导才能达到。而到了县级政府,只有县委书记、县长及其他班子成员才是正处级。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省厅,大多考进去的公务员会晋升到处级干部,而在地市则大多数是科级,到了县里,可能只能是科员持续很多年,成为县交通局的局长,这才是科级干部。当然,现在公务员职级并行的制度已全面实行,单位的行政级别也是决定职级职数的最大因素。级别越高,职级公务员的级别越高和职数越多,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