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习式语言精华以正文风扬“习式语言”精华以正文风鄂尔多斯秘书学会白皓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接地气”的语言,不仅百姓津津乐道,其背后的执政理念更是直指人心。再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等,通过引经据典,不但形象地阐述了治国理念,更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撷取“习式语言”精华,扭转官方语言“高大上”的形象,树立清新、质朴、更“接地气”的文风,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妙用比喻,赋文笔以生动。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时,习近平提出要做到“蹄疾而步稳”,短短五个字,原形容“骏马奔驰快而稳”,现巧妙作比,用以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紧迫感,敢于碰硬,向纵深推进;又要一步一个脚印,保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防止出现改革失控的局面。通过这一形象比喻听众很容易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再如习近平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把生命元素“钙”、身体疾患“软骨病”引入政治生活领域,意在说明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之“钙”的重要意义,以及缺乏理想信念而患“软骨病”的严重危害性,进而论及“缺钙”就需要“补钙”,首先要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看家本领之“钙”。这样,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政治要求和殷切期望就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巧妙地渗透到了听众的思想中,引起听众的警醒和共鸣。二、巧用俚语,赋文风以朴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是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的,旨在向世界表达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的信心,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又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句人人都能听懂的朴实话语,平实中透出自信,让人听着亲切、听着可信,更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深刻道理。再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俗语是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高端会议上出现这样“接地气”的论述恰恰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清新,也深刻指出当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