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干部将360°考察,小心这些事项把你卡住!提拔干部将360°考察,小心这些事项把你卡住!有没有拖欠物业费,邻里关系如何?是否参加过党员进社区活动?夫妻感情是不是和睦,是否孝顺?朋友圈都关注什么?最近在看什么书,最打动你的是什么?站在历史的角度,你怎么评价全面从严治党?你学了这么多年历史,最受益的一点是什么?你祖籍是肇东,知道肇东的来历吗……在日前一次沈阳纪委机关公开选调11名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组成12个面谈小组,分别对49名被推荐人进行面谈。面谈组用唠家常的方式,对被推荐人选形成初步判断和识别。去年底以来,沈阳市纪委在选调提拔干部时,坚持需求导向,用什么样的人就考核什么,在传统的考试、单位考察外,增加了面谈、家访、社区访、暗访等内容,将干部考察范围从八小时以内扩展到八小时以外,选调、提拔近40名干部,牢牢把住了纪委机关进人的入口关。01让干部从“材料里”还原到生活中面谈关设在考试之前。“面谈和面试不一样。考虑到公平,面试时,题目、时间基本固定,对了解考察人员来说,有很大局限性。”市纪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瑞鹏说,“面谈则由几位阅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被考察者深度交流,其文化底蕴、人生观、世界观等,基本都能看出来。”前文提到的沈阳纪委机关公开选调11名工作人员,被推荐的49人里,有16名在面谈环节被认为不合适,这16人在考试环节无一人进入前20名。家访、社区访、暗访是市纪委在考察过程中特别增设的环节,让被考察者从一个“材料里的人”“概念化的人”,变为立体化的、形象化的人,从一个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化的人,变为一个八小时以外生活化、社会化的人。家访主要是了解家教家风,和个人事项报告对比参照;社区访主要是了解在社区里的表现,邻里关系如何,有无拖欠物业费,是否参加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暗访则是通过考察组人员的人脉、社会资源,考察被推荐人的为人处世。这样就把被考察者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做了全方位“扫描”。“我们这组考察了两名人员,原来顺序是一位同志排后面,我现在倾向于把他名次提前。”带队考察的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晨介绍,“这个同志在单位考察中反映非常好。家访前,他手绘一张怎么去他家的地图给我们,非常细致他家条件一般,和母亲住在一起,人非常孝顺,全家人都很朴实,婆媳关系特别融洽,家教家风很好;性格上比较直率,灵活性差,但可塑性较强,适合基地管理工作。”对于审核关,纪委参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