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写材料是一场旅行,你知道旅行的目的地吗?如果说写材料是一场旅行,你知道旅行的目的地吗?我发现,脑子里虽然不想具体材料了,但却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说实话,我感觉我再也回不到,吃饱了就想睡睡起了就想玩,玩累了就想吃的周而复始爽歪歪的年代了写上材料十几年,不知当时如何上的车?也不知会在何处下车?其实不知道也好,因为车一直在往前开,让你看到很多以前没看到的风景。我听很多人讲过,之前是跟着师傅学写材料,后来是自己独立完成材料,再之后是带着徒弟写材料……哈哈,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你的这场旅行到了哪一站了?当然,因为每人的情况不同,这三站之间的距离和用的时间可能不同,有的坐的是快车,有的坐的是慢车,也可能有的中途就已经下了车。我和老笔头朋友圈的一位朋友,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他说,如果旅行只有这三站的话,那这个旅行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写材料不像旅行是线性发展的,一站接着一站的,尤其现在的旅行,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没有太多探险的东西,而写材料是立体螺旋式的,你也不知道你会转到哪儿,写上材料后你的发展就会多了很多可能性,如果写了十年,回过头来看,估计你已经都不再认识从前的你了。以老笔头平均十几年的从业经历来看,写材料像一场旅行,但更像是一种修行,而且是艰苦的修行,是非经过不知难,不经历你也很难看到美丽的风景。之所以说是修行,因为有几个过程很苦:一是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这是第一道修行。记得刚开始写的时候,听领导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写材料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当作领导,写出来的东西才好用能用。特么,一个刚从大学走到社会没几年的人,要想像理论、实践都超强的领导那样去思考简直比登天还难。为什么写材料的人经常加班,其实看似你是在攒一篇材料,实际上你是在加班加点弥补你和领导的天然差距并且这种追赶,效率极高,因为首先你学的是领导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精华的东西,另外还有领导在给你把关,及时指出你的不足。只要肯钻研,基本上两三年的功夫在你单位就没有几个能像你这样跟领导的思想和风格如此接近和有共同语言的人了。但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很苦,实质性跃升可能出现在你不经意之间。二是坚守有所作为的价值观这是第二道修行。不管你一开始愿不愿意干这项工作,但是既然做了这项工作,就都想干好他,这也是写材料的朋友们的一个共性特点。谁都不愿意天天被批评,谁都想证明自己不是孬种。一稿两稿三四稿,五稿六稿七八稿,稿稿搞完都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