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演讲稿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023级会计四班张湘悦大家好。我是船山学院会计四班的张湘悦,很荣幸今天能在此和大家分享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成果。在下见识浅薄,多有缺乏,还望大家海涵。首先,请大家看这两张幻照片。大家应该对照片中的这两位人物都有一定的了解:一位是满清的慈禧太后,另一位是日本的明治天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西太后穿着旗装,而明治天皇穿着西式军服。天皇剪去发髻,换上西装是受了“明治维新三杰〞中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当时在日本震惊朝野,但正由于他俩的以身作那么,近代西方生活方式才能在日本得以推广。反观慈禧太后。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提议减去辫子以适应工厂工作,但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抵抗,她认为辫子是不能废的祖宗之法。剪辫易服是民国才得以推广的。在社会风俗方面,大概可以总结为。日本自上而下接受西方文化而图变;而满清却在某种程度上拒绝近代化。在外交方面,两国的反响也较为不同。英国设计师在东京设计了一座意式公馆,名为“鹿鸣馆〞,日本外务卿井上馨主持了开馆仪式。鹿鸣馆名称出自诗经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日本人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命名,意即迎宾会客之所。并把一些和外国人交际的机构移到里面。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曾于此举办了盛大的化装舞会,从而开启了所谓的“鹿鸣馆外交时代〞。而中国的情况却大为不同。清朝的第一位驻外使节名叫郭嵩焘,湖南湘阴人。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驻英法大使,被英国人誉为“所见最有教养的东方人〞。但他一系列被西方盛赞的寻常礼节却被副手和国人诬陷为对天朝的大不敬。几年后他因为国内舆论压力过大辞官回乡,第2页共6页回到湖南的路上还一路被乡人骂为“洋奴〞等。李鸿章为他请求谥号却被皇帝驳回,光景甚为凄凉。在外交方面,大概可总结为日本政府在积极主动的面对,而清廷在消极被动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创办了大量的企业。幻灯片里展示的就是洋务派创办的一些企业。其中,航运业近代在中日两国都是紧接着军事工业而着手开展的部门。而棉纺织业是前期遭受外商挤压的生产典型的群众消费品的部门。这两个部门都是反映两国工业开展差距的较为典型的部门。于是我们就从航运业和棉纺织业来比照分析两国的近代工业。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国在航运业方面的不同应对方式,首先是洋务派。1873年1月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